2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改运玄学,7个顶级思维改出好运势
图片 作者:糖果 编辑:一马平川 听过这样一句话: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不是勤奋程度,而是思维模式。 真正的差距来源于我们的思维方式。 想要改变人生,...
业务范围 你的位置:恒达注册 > 业务范围 > 剪头发需追时尚,还要获得官府认可,古代“托尼老师”真挺为难的
剪头发需追时尚,还要获得官府认可,古代“托尼老师”真挺为难的 发布日期:2024-09-09 10:38    点击次数:115

古代发型

理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最开始只是为了方便生产劳动,但在社会阶级意识产生、阶级制度形成之后,理发便与贯穿于人一生的“礼、义、廉耻”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拧旋式、盘叠式、双挂式,不同的发式对应着不同的人群,不同场合,而专门帮助人们从事头发管理的人在社会需求的浪潮下逐渐产生,并不断壮大形成专业化的体系及产业。但在古代中国人的礼法观念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毁观念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理发行业发展与生存,所以,古代的“托尼”老师们怎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呢?

源于“理发”,地位逐渐得到认可

《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古时,除僧侣外,无论男女头发都很长,在讲求以礼治家治国的时代里,对头发的适当处理就和服饰、装饰同样重要,但头发的处理又不同于其它日常家务,无法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就完成整个过程。因此,那些颇有天分或者特意学习过理发的人便逐渐将理发作为一门生存的手艺,慢慢也有了属于对他们专门的称呼,比如“栉工”、“待诏”等等。

1、人们日常理发活动的需求

《东周列国志》记曰:“西施或照泉而妆,夫差立于旁,亲为理发。”古时,理发重于“理”字,即对头发的梳理、打理,而不是以剪为基础的发式处理然后才是考虑保养和护理的问题。《东周列国志》又曰:“公子偶有微恙,尚未梳栉,不能往也。”在讲求社会阶级化、差异化的时代里,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之中,保持礼节和维护自身形象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理发便成为日常之需,比如:

儿童们常梳的双平髻、侍从用的双丫髻、满族已婚妇女的大拉翅。

而为了满足不同人群以及参与不同的社会活动对发型的严格要求,帮助他们更加快速高效处理冗长头发的理发师们也就应运而生。

西施

2、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可入宫为官

《管子 小匡》有书:“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指的是工人和士大夫、农民、商人是支撑国家的支柱。但是由于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规范人们的行为,从事工业生产和手工艺人们并不是他们大力支持和重视的对象,手工艺人大多是为了满足官府的社会生产所需,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而到了宋朝时期,传统儒学思想得以打破,三教九流皆可发展,冲破了观念上的束缚的社会使得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朱熹曾说:“来百工,则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书籍的出版也都证明从事手工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其作用也不断得到认可。于是专门从事理发的人们渐渐从附庸走向独立,理发也成为一种被社会认可的职业,即使在宫中也能获得一定官位。

理发师以技术谋生,迎合大众“时尚”口味

有人这样说到:“技术是男人,思想是女人,发型随之产生,而理发师却将两者结合起来。”对理发师而言,理发就是以技术为基础,以思想为引领,并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的事情。因为没有了技术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没有了思想就如同一台生产线上的机器,永远听从着指令循规蹈矩。所以,理发行业就是一个以技术为支撑,以社会潮流为引领的特色产业。

女子梳发点妆

1、以手工技术为支撑

“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理发师作为手艺匠人不需要像从事耕种的农民那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以血汗和运气换粮食的丰收,也不像商人那般需要精打细算和忙于应酬,他们全凭借一双巧手,一套工具来完成整套流程。《诗经》、《左传》中皆有人们利用工具对头发进行处理的描写。又随着技术的发展,理发者对头发的打理有了相应的工作规范流程,并且对各种发式的制作名称、方法有了详细的记录。比如《妆台记》中对不同阶层人群的发式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人们可以根据书本的画图、文字描述以及专门拜师进行理发学习。

2、与社会审美潮流密切相关

《南歌子》中有诗句:“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细致化,个性化。头发是表明人们社会地位,修饰容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头发以及相关事项进行研究,

生产出不同作用的发梳、刀剪,比如:钗、剃刀等

。《宫词》中说到:“多把沈檀配龙麝,宫中掌浸十香油。”即古代宫人们为了保养头发会根据不同发质制作的定型刨花水,不同功能的洗发、护发用品,比如:茶油、桂花精油等也层出不穷。而理发师们则正是通过实现人们对美的不断变化的追求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托尼老师们追潮流、善学习,还要取得官方认可才能稳定发展

“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青丝。”理发行业离不开足够多数量理发师的存在和庞大社会需求量的支持,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理发行业的发展必须将理发这一事务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变成拥有其独立运行的轨迹并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的事业,并且形成一系列与理发相关的产业链来顺应时代的发展。

1、根据社会风俗变化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从“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到“一髯髻道人来求摘须毛,先与钱二百。”体现了人们从不愿剃头到花钱剃头,大家对理发的思想方面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也指导着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理发师和理发行业想要获得生存发展就必须符合当时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习俗,否则会因为“离经叛道”而遭到封禁和扼杀。比如:

严格的遵循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尊卑秩序以及不可逾越的社会地位。

2、理发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一枝花 赠钱塘镊者》有句:“乌犀篦雕锼得纤密,白象梳出落得新奇。“一项技艺是社会产力和科技水平的物质体现,想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有人继承,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不断适应新的要求推陈出新,否则就会因为失传而衰落,或因为赶不上时代发展而遭淘汰。

理发作为一门手艺,无法完全从书本中获得,也不能全凭个人意愿而随意发挥,而是需要间接经验和直接实践的双向学习,所以拜师学艺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了老师的认可,才能开始被同行其他人接受并开始自己的实践生涯,充分发挥自己才华,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风俗进行调整创新,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而使得理发行业在社会的大浪淘沙中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3、获得官方的认可和支持

《净发须知》是南宋时期对理发行业管理的法律条例,遵纪守法是任何人任何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理发行业想要获得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的条例规范,以此获得官方的允许和认同,并被其他人所接受。同时理发师和理发行业需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对社会和大众生活做出积极的贡献,比如:缴纳税收、救济赈灾等来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翱翔。

为百姓娱乐生活增添许多色彩

1、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问短询长如实对,涂黄抹黑任人揉。”在机器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对外界认识和他人了解是非常有限的,不同社会阶层人士之间的社交活动的类型通常也比较单一,而理发行业的出现和发展让人们走出家门,提供了更多交流的话题和机会,不但可以打发时间而且能够扩大社交圈,从而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推动体验型消费经济的发展

“黄昏理发神情爽,向晚题诗倦意顽。”理发行业就是一个提供顾客服务和体验的行业,与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完全不同不能靠天地吃饭,而是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并且愿意为其产品和服务支付一定费用。理发行业的存在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模式提供更多的途径和可能。理发师从附属到独立,拥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权力,凭借手艺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很快生存和发展,从而带动更多人群的参与不断推动体验型消费经济的发展的面积的扩大和深度的发展。

3、促进社会繁荣进步

《梁书》上说:“土人剪发,著毡帽、小袖衣,为衫则开颈而缝前。”一个产业往往不会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支持从而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拥有网络化的产业链。理发业的发展会带动服装业、饰品业、化妆品等的联动发展,在理发师个人收入增加的同时也使整体的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促进民众安居乐业的同时推动社会的稳定繁荣和进步。

理发必备器具

总结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对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的认同的推动下,理发师和理发行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并且经过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整合,理发师和理发行业与其它相关产业形成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利益共同体,随着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容貌、体态之美更为极致的追求,使得理发师和理发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理发作为日常的必要活动在丰富人们交流、交往活动的同时,为平民百姓创造了更多就业的机会,增加家庭收入,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发明与革新》

2、《暨南大学》

3、《大众文艺》

社会理发师头发托尼社会地位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